星期日, 六月 10, 2012

港澳之旅(七)

14 March 2012 (星期三)

早上跟朋友去吃早餐,我们走过『北京街』和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』,转进『南湾大马路』,经过『嘉思栏花园』,步行到『水坑尾街』一带去寻找『檀香山咖啡专门店』吃早餐。我们看到里头的店员在忙着整理开店的工作,没有理会我们的到来,看来我们还是到别家去好了。朋友带我走过小巷,上斜坡、下斜坡的,来到另一家位于『议事亭前地』的分店。

这里贩卖的咖啡真的很香浓,看着窗外的景物,有如身处欧洲国家的感觉。店里的装饰简单、朴实,可是感觉很舒服,能够在这里歇息、喝上一杯咖啡,或是跟朋友闲聊,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地方。很难得,这里没有像香港那样急促,我可以很轻松的享用早餐,心情也就特别好。

过后,朋友带我去『新马路』的车站,教我如何搭巴士到『北区』去,狭小的马路上,车水马龙,很多巴士不停的靠站,然后立刻开走,我还来不及回过神来,他就连忙叫我上车去问司机,有没有去『林则徐纪念馆』,我跟朋友借来『澳门通』卡,付了车资,就拜托司机到站时,记得通知我。

沿路上,我看着手里的地图和巴士上的路线指示牌,还有车厢前方的电子显示屏,看看每一个停靠站,是不是要接近下车的地方。一路上,巴士经过的地方,大都是一些老旧的店屋、繁忙的街道,给人有种陈旧的感觉。巴士司机快速的驾驶,左转右拐的经过几个红绿灯、停靠了好几个车站,终于让我看到在网上看过的『红街市大楼』,心里盘算应该不久后就要下车了。果然,不久后司机就叫我下车了,我道谢后,下了车,看着街边的景物发呆,因为我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前去,街上也不见几个行人。

我靠自己的直觉,往前走去。走着、走着,竟然经过一间警察局,我看到大门口有个警员在驻守,当我在犹豫要不要去问路时,我竟然看到马路的对面就是『莲莑古庙』的入口。我连忙快步的越过马路,来到『莲莑古庙』,而『林则徐纪念馆』就在庙宇的旁边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这座古庙始建于明朝,原名为『天妃庙』,在清朝时经历过5次重修,过后以望厦山的旧称『莲峰』命名。庙里供奉的神祗主要是妈祖,还有观世音菩萨、关圣帝君等。此庙是澳门著名的三大古刹之一。

也许是平日,来此地膜拜的信徒很少,所以整个庙宇显得有点冷清,清淡的香味弥漫着整个空间。我喜欢这样的宁静,除了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物,还有不少的百年文物让人慢慢的欣赏。当然,最引人瞩目的是庙宇前的香炉,高耸和巧妙的造型,非常特别。老实说,这样一间看起来普通的庙宇,很难想象它背后的历史故事竟然是那么的悠久和深远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坐落在『莲莑古庙』旁边的林则徐纪念馆,以纪念在道光十九年(18399月),林则徐为了禁烟,以钦差大人的身份到澳门与当局交涉,共同驱逐贩卖鸦片的英国商人,而那次的会议就在莲峰庙天后殿前的亭台上。因此,莲峰庙于庙前设立林则徐的纪念雕像,然后在1997年兴建纪念馆。

当我踏入纪念馆时,馆内只有我一个游客,显得非常清静,就连在售票柜台的工作人员也显得无精打采。馆内的陈列品的确不少,有关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和鸦片战争,都很清楚的记载下来。我是对历史的事迹好奇,可是却不是研究历史和古物的专家,所以我在馆内走马看花,走了一圈就离开了。


【古庙对面警察局】









我在街道上慢慢的走着,看着两旁的建筑物,虽然也是高耸的大楼,可是比起香港的就显得逊色很多,看起来也很陈旧。街上的人们,衣着也比较朴实、低调,很明显的这一带都是比较老旧的社区。行人的步伐也显得比较缓慢,对我来说,一点压迫感也没有。







不知不觉的来到『红街市大楼』。这座建于1936年的街市,位于『高士德大马路』和『提督大马路』的交界处,已被列入澳门文物名录上。大楼内的街市还在运作中,我是担心肮脏所以没有进去逛逛,不过大楼的后面街道却有不少的小吃,让游客去寻找。






我来到这间旅游书上推荐的饼家,『晶记饼家』是一间专卖中式饼的传统老饼店,至今已经开业了四十多年。一间狭小铺面的饼店,柜橱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饼,还有一整排透明玻璃瓶内盛满了好多美味可口的甜食。我看着那么多的饼,好想什么都吃一块,可是我知道我的胃很小,所以就只买了两块合桃酥,价钱也很便宜。当我吃一口合桃酥时,香脆松化,很爽口,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,味道也不会很甜,很棒、很好吃!

过后,我就到附近的『高士德大马路』汇丰银行的门口,有一个街边档口,售卖驰名的龙须糖,『祐记龙须糖』,我没有机会看到那位白发斑斑的师傅在现场做龙须糖,不过我还是买了一小包来尝试。非常细丝的面粉,里头包裹着蛮多的花生碎和糖,一口吃进口里,感觉很奇妙,一层层的面粉立刻融化,剩下花生碎和糖慢慢的咀嚼。唯一不便的是,龙须糖的面粉又细又很多,总是吃到我满手、满身是面粉。







然后,我走进一条小巷,这里的档口摆买很多蔬果、肉类和日常用品,感觉就是露天街边的菜市场,让我大开眼界,这里人来人往、非常热闹。走着、走着,我竟然嗅到很香的饼香味,原来『晶记饼家』在这里也有分店。


【飞能便度街】

之后,我走进『飞能便度街』,又称为『水果街』,街上摆卖熟食和杂货摊档,路上两旁都是商店。然后,来到一个圆形的交通圈,这里就是著名的『三盏灯』,位于嘉路米耶圆形地的中心。这里附近一带,都有不少的美食,被称为东南亚美食区。


三盏灯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我根据旅游书上的推荐,来到『飞能便度街』其中一间熟食档,『温记』,点了一碗『雪耳木瓜糖水』,味道很清甜。因为这里只能站着吃,而糖水又很烫,结果吃得我流汗。

温记

【雪耳木瓜糖水】


我向老板娘问路,要去『竹林寺』怎么走,结果我跟从她的指示,反而迷了路。最后,我只好看着竖立在路边,青色带有古典美的指示牌,看着它指示的方向前去。其实,在澳门这里,到处都有这样的旅游指示牌,告诉游客这附近一带的旅游景点的方向,非常方便。


【旅游指示牌】


三盏灯一带的房子】

【竹林寺】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在一片繁华都市街道,到处都是高楼、商店林立,突然之间,眼前看到一片翠绿的树林,原来这里就是『竹林寺』了。此寺建于清朝,原名为『祥林仙院』,当坚性和尚成为主持后,种植了竹树,而这里就成为了『竹林寺』。
寺内的范围不大,也不见有什么游客到访,只有几位当地信徒来膜拜,还有老人在这里闲聊、打发时间。

我看着地图,回到『三盏灯』后,再去附近寻找一间著名的缅甸美食,『雅馨缅甸餐厅』。这间餐厅不在大路旁,必须通过一条小巷进入,所以很容易错过,要小心寻找。我看到餐厅里头挤满了食客,也看到有人离开,所以应该是有空位搭台才是。我被安顿在一桌还有两位女中学生正在用餐的座位,看着服务员递给我的餐单,心里始终很难做出选择,因为有太多的美食我都很想尝试。结果,我就点了个『椰汁鸡面』和一瓶『乌豆浆』。





【乌豆浆】
 
【椰汁鸡面】

果然名不虚传,食物的味道实在太美味了,很可惜我的胃口实在太小,没有办法吃多。『椰汁鸡面』的汤汁有着淡淡的椰香味,鸡肉又滑又香甜,面条也很弹口。



吃了一餐非常满意的美食,我就往『消防博物馆』的方向走去。一路上,看到那些旧式的骑楼,有点陈旧的铁窗和阳台栏杆,狭小的道路,还有不少的黑白色的斑马线。当我想越过马路时,路上的车子竟然停了下来,让我先越过马路,我还真的被吓了一跳,原来这里的黑白线是真的让行人先行走的斑马线,真的是大开眼界,当时我的心情真的很兴奋。反观我国的那些黑黄色的线条,竟然是让车子先行走的,行人还得闪到一边,让车子通过,要不然还会被车子的喇叭警告,实在是没有尊重行人、草菅人命的制度。




我上了斜坡又下了斜坡,终于看到消防局,当我询问在大门口驻守的消防队员时,被告知博物馆的入口在另一厢。当我绕过前面的交通路口,看到一栋以黄色为主、具有南欧风格的建筑物时,的确有被迷倒的感觉。这座建筑物是建于1920年,而博物馆于1999年开幕,里头展示澳门的消防队超过100多年的历史和文物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这里入馆免费,驻守在入门柜台的女消防队员长得很清秀美丽,有点像穿了军装的杨紫琼,让我不小心多看了几眼。这个博物馆的范围其实很小,可是陈列的展品还不少,尤其是那些消防车的模型,很吸引人。


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我看着地图和路边的指示牌,不知不觉的来到『卢廉若公园』的入口。这座公园是港澳唯一的一座苏州园林花园,曾经被富商卢华绍所购置,如今已卖给了澳门政府。这个美丽的花园,有如一幅江南景致,背后却叙说了一段家族的兴衰史。富不过三代,这个像魔咒般纠缠着人们的普遍现象,不停的发生在有钱人的身上,在人类史上留下很多辉煌和凄凉的故事。




离开公园后,我往『二龙喉公园』的方向前去。在公园的入口处,有个缆车站,可以乘搭缆车到松山,又名『东望洋山』的山顶。我买了张来回缆车票,比较便宜。缆车的车程很短,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山顶站。也许是平日,真的没有什么人乘搭缆车,小小的一个四人座位的缆车,我一个人霸占。


【松山缆车站】
  
【山顶站】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然后走一段羊肠小径,经过一片青翠的森林,呼吸清新的空气,就来到一个防空洞,我打算先到山坡上面去观看三大名胜古迹:灯塔、炮台和圣母雪地殿教堂。

灯塔』建于1864年,为中国沿海最古老的灯塔,曾经在1874年遭受风暴破坏,直到1910年重修后,重新启用到现在。


灯塔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圣母雪地殿教堂』建于1622年,为17世纪葡萄牙的建筑风格,里面供奉雪地圣母和圣人约翰洗者的圣象和画像。教堂内不能拍摄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炮台』建于1622年,和教堂在同一时期完成。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。


炮台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在这里可以瞭望澳门的城市面貌和一大片的海洋,看似在大都市中的一座山,那么的靠近繁华都市,却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哗,难得的一片宁静和安详,让烦燥的心情可以得到沉淀。

回程经过防空洞,觉得不想进去走走,在外头看了一下,我就回到缆车站,乘搭缆车回到公园的入口处。
下来我经过『国父纪念馆』,远远的看着它独特的建筑外形,恰是好看,可是我决定不进去参观了。过后,我来到『塔石广场』,这是澳门最大的公众广场,广场上铺满了葡国碎石,广场一边的艺文馆、历史档案馆和文化局,都是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,具有南欧色彩,让人仿佛身在南欧一样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我匆匆的走过『塔石广场』,来到『疯堂斜巷』。这个路名的由来,是因为早期这里曾有一间麻风病院,是由澳门第一任主教卡内罗设置的。现在在澳门政府的改造下,这个区域摇身一变成为异国色彩鲜明、文化艺术创意的重镇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艺竹苑,又名『婆仔屋』,前身是一间专门收容女性的老人院。后来成了艺术展览场地,现在里头还设有商店和餐厅。


婆仔屋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望德圣母堂建于15世纪,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,由于附近设有麻风病院,所以华人称它为『疯堂』。


【望德圣母堂】

离开这个充满艺术创意的地方,我看了看时间,时候不早了,加上我也有点累了,所以打算到附近的车站乘搭巴士到『妈阁庙』去。我在车站的站牌下,摇摆着圆筒,看看那一号的巴士有经过『妈阁庙』,然后等巴士到来后排队上车。


【爱都酒店车站】

这里的巴士票价很统一,以地区作为分隔,基本上在澳门半岛内乘搭一程都是收费澳币3.2,如果用澳门通』卡的话,收费才澳币2,非常优惠。过后,有位老婆婆上车,我看到那个感应器上显示澳币0.3,原来这里的政府对乐龄人士的优惠是那么的好,之后我还听另一个澳门朋友说,这里的乐龄人士到政府医院看病和接受治疗都是免费的呢。反观我国的政府,在这方面真的有待改善。

坐了一趟游车河,看着窗外的街景,巴士在大街小巷中穿梭,上斜坡、下斜坡的快速奔驶,最后看到车厢前面的电子显示屏上,显示下一站就是:妈阁庙站,而且还通过三语广播,那就是普通话、粤语和葡萄牙语。

下车后,我来到山坡下的『妈阁庙』入口,看到的是一大堆的大陆游客,争先恐后的要在门口拍照。


妈阁庙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澳门三大古刹之一的妈阁庙,正名是『妈祖阁』,存在至今已逾500年,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、也是三大古刹中最古老的。400多年前,葡萄牙人在庙前对面的海岸登陆,注意到有一间庙宇,就问当地居民有关当地的名称和历史由来,而居民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称,就答说『妈阁』,葡人就把它拼音成“Macau”。

妈阁庙』的范围不大,我随着山坡的小路绕了一圈,也到旁边的另一间庙宇看看。因为人潮太多,香火鼎盛,浓浓的烟非常呛鼻,我没有待太久就离开,到对面的『海事博物馆』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海事博物馆』于1987年开放参观,早期是在妈阁庙右边的那栋绿色建筑物内,后来因为展品和参观人数逐年增加,只好在妈阁庙左边新建一栋白色船形建筑物为新馆,并于1990年启用,旧馆则转为行政大楼。博物馆共有4个展厅,海事民俗、海事历史、海事技术和水族馆。

博物馆内的展品真的很丰富,尤其是那些船只的模型非常多,让人大开眼界、增广见闻。


【海事博物馆行政大楼】




离开博物馆后,我往『妈阁斜巷』走去,这条街又名『万里长城』,那是因为当时这条斜巷相当长,加上沿途有旧城墙的遗迹,所以才被昵称为万里长城。现在那些旧城墙已经拆除,改建为一栋栋的民房。沿途经过具有阿拉伯式风格的『港务局大楼』。
然后走到『妈阁街』,来到『亚婆井前地』。这里有一颗非常高大的百年老树,树下有几位老人家在闲聊。来到水井处,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欧式的水池。这里一带的房子都是葡式南欧建筑风格,让人有种身处欧洲国家的错觉。


亚婆井



高楼街

过后,我经过『高楼街』来到『风顺堂街』,『圣老楞佐堂』就在山坡上,这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。很可惜我错过了开放时间,所以就没有上去观看。
来到『龙嵩正街』,我上斜坡路到山坡上的『岗顶前地』去观看『岗顶剧院』和『圣奥斯定堂』。


 




 



【东方斜巷】

我随着『东方斜巷』往下走去,来到分叉口,看到『盛记白粥』就在分界处,我立刻就进去品尝美食。『盛记白粥』开业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,现在已经是第三代的家庭式经营,以白粥驰名。看着那么多小吃的名称,我又犹豫不决的不懂要选择哪样。最后决定点了个『咸皮蛋瘦肉粥』和『萝白糕』。香滑的白粥配上好吃的皮蛋和瘦肉,还有那美味的萝白糕,食物的味道真的非常好。



【咸皮蛋瘦肉粥】

【萝白糕】

新马路

吃了一道美味的小吃,我来到『新马路』旁的『民政总署大楼』。这栋大楼建于1784年,建筑物现以白色墙呈现出南欧风格。我根据旅游书上的指示,从大门进去,来到了大堂,经过一道洪门,上了一段石阶,我就来到总署内一个小庭院。这个小花园在1940年间建成,结合葡萄牙和果亚的花园风格设计。花园内还有长椅让人歇息,或是闲聊,优美的环境让人有种流连忘返的感觉,在这里听不到大楼外的繁忙交通的吵杂声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总署大楼的斜对面,就是邮政总局。位于议事亭前地旁的邮政总局,是一座充满古典美感的建筑物。据说,从邮政总局的钟楼内,每隔一段时间会传出不同的悦耳钟声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议事亭前地的中央有一个喷水池,地面上是以黑白碎石所铺成的波浪形纹,非常特别,这里就是澳门的市中心。喷水池周围的建筑物都是建造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,充满了色彩鲜艳的南欧风情的建筑设计。在周末的时候,这里更是聚集了人山人海的游客。
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来到『板樟堂前地』,美丽的『圣母玫瑰堂』在夜空的灯光照耀下显得特别迷人。
过后,我来到这座始建于1576年的『主教座堂』,本为一间木造的小教堂,后来因为经过风雨剥蚀,在1849年重建。在1937年,教堂改建为三合土建筑,成为如今壮丽堂皇的外观。这座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的教堂,又被称为『大堂』。里头供奉的是圣彼得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当我来到『南湾大马路』,经过一个小公园,看到『奥维士塑像』,威武的屹立在繁忙的交通中,到处都是高楼大厦。马路的另一边就是新建的购物广场和娱乐场,非常繁荣的街道,而马路这一厢却是以民宅为主的高楼。




【奥维士塑像】




 
 

我走在『南湾大马路』旁,前面远方就是瞩目的『澳门旅游塔』,左边就是『南湾湖』。

南湾湖澳门旅游塔

这座一望无际的人工湖上设有音乐喷泉和激光表演。湖边一带也设有行人的休闲走道,还有提供水上活动的码头。晚上在湖边漫步,看看喷泉和激光的表演,还有湖边高楼和大桥的七彩缤纷的灯光,反映在湖面上,营造一个非常浪漫的情景。


【南湾湖】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南湾大马路』的右边有『政府总部』,粉红白相间的欧洲风格建筑物,外观典雅庄重,还有守卫森严,路边还栽种不少美丽的花卉。





 看着天空渐渐黯淡下来,在通往『澳门旅游塔』的路上,没有什么行人,显得非常冷清,加上不时还听到野狗的喊叫声,让人心生恐惧,顿时鸡皮疙瘩起来,我立刻加快脚步,赶紧来到旅游塔的大楼。

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我进入大堂,随着指示牌的方向,来到售票柜台,付了蛮贵的入门票,就进入电梯直上到58楼的观景台。

旅游塔高338米,从这里可以看到全澳、中国珠江和部份香港离岛的景色,其中58楼为室内观光主层,这里设有玻璃地板,让游客可以站在玻璃上,往下看到地面上的景物,感觉身在高空中的滋味,而61楼则是室外观光层,喜爱刺激、冒险活动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尝试『笨猪跳』、『空中漫步X版』及『百步登天』。

【58楼室内观光主层】

 【玻璃地板】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还记得当时,我只敢站在玻璃地板的边缘,往下看,就觉得很恶心,怎么也不敢站上玻璃地板。可是,过后因为我围绕着落地玻璃窗观看外面四面八方的夜景,竟然毫不自觉的踏在玻璃地板上,突然发现后,我整个人好像触电般弹跳起来,离开玻璃地板,差点没有被吓到脚軟。

因为这里的灯光反射非常严重,没有办法把窗外的夜景拍好,所以我只好放弃拍摄夜景,只是单纯的用眼睛欣赏澳门五花八色的亮丽彩灯。我到61楼走了几圈后,就乘搭电梯回到地面上。感觉参观这个旅游塔,真的有点不值得,入门票太贵了。


【61楼室外观光层】

【浏览更多的照片,请click这里】

我跟澳门朋友约定在旅游塔前的巴士站见面,一起去吃晚餐。朋友知道有一家新开业的葡国菜餐厅,听说不错,他也没有尝试过,就去试试看,顺道尽地主之谊要请我吃一顿好的。我们来到这间靠近『宋玉生广场』的『加路餐厅』。这里的摆设很优雅,也很有南欧风情的味道,服务员的态度也很不错。我看了一下餐牌,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字体,就决定让朋友做主点菜,因为我完全没有头绪,来这里是要吃些什么。朋友就随便的点了个『葡式乳猪併炒饭』、『西班牙白酒燴蚬』和一碟炒杂菜。







【圆面包】

先上桌的是圆面包和一碗汤,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那个面包,外皮被烤的非常松脆,里面却又非常的松软,浓厚的面包味道,只是单单这样子吃,我就觉得有种幸福的感觉。


【西班牙白酒燴蚬】

【葡式乳猪併炒饭】

【炒杂菜】

这里的食物还不错,我本来还担心吃不惯葡国菜,朋友说价钱方面也还蛮合理的,不会很贵。因为通常吃一餐葡国菜,价格也蛮高昂的。当然,这一餐我又吃得饱到不行了。

没有评论: